清美、央美、国美真的难考么?想上顶级美院这几项能力必须具备!

清美、央美、国美真的难考么?想上顶级美院这几项能力必须具备!

注明:前八所美院是以美术专业为主体的独立院校,而清华美院是清华大学旗下的美术院校。其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办学层次为博士,其他美院并未设置博士点。

为什么学画画一定要争取考上美院?

现在开设美术专业的大学不少,并且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大学开始重视美术教育。那为什么美院还依然拥有这么高的地位?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觉得学习一切都还是靠自己,跟你上什么学校没什么关系。这话是没错。

固然“英雄不问出身”、“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是,美院不仅仅只是个名声,他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好的艺术“氛围”以及资源。

同学以及老师全都是一群对艺术绘画有追求的人,大家都拥有对绘画艺术的尊重。这个很难得,相信曾在美院上学的过来人都深有体会。

也有和很多不是在美院学习的美术生了解过,他们普遍抱怨学校的艺术氛围是非常糟糕的,要么特别商业化,要么大家对艺术是比较践踏的态度,其中包括老师。

大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习模式,在美院会经常接触国内外专家学者。无论学设计还是学纯艺,除了要争取看各种原作和著名设计外,最重要的是接触业内优秀的人。

比如清美很火爆的原研哉讲座,湖美的徐冰讲座,这就是高端美术教育资源的区别。

原研哉讲座

所以如果你对艺术绘画等抱着理想追求,我觉得美院是一个不错的环境,能让你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成长空间。

想上美院需要什么能力?

1.造型能力

学艺术也许的确需要具备一些天赋的,其中造型能力对与一个美术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造型能力说的通俗一点那就是你画出来的东西像不像,正不正确。画的像、型足够准的话那就说明你的造型能力很强。

有些人说造型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可以画的很像。这种“与生俱来”其实就是自身的观察方法或者观察能力相对来说要比同龄人要成熟一些。造型能力与观察能力密不可分。

所以这种造型能力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去锻炼出来的,并不存在所谓的什么天赋不天赋。

通过正确合理的训练,建立起一种合理的观察意识与方法。造型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说白了,不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人,想要画的像的话那么你的观察方法一定要有逻辑 ,不能太片面。当你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时候你的造型能力也会不断的进步,提高。

为什么造型能力很重要?

绘画的造型基础,顾名思义就是考察考生的造型能力的。造型能力,在任何类型的考试中,一定是考察的第一位。然后再到画面关系,刻画等等。美院老师第一眼看着你的型,型都不准,那么你试卷的分数档也不会高到哪去。现在很多美院都栗用真人模特,老师评卷的时候也会参考模特照片,所以造型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且在美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就是造型专业,一般评卷的老师也都是造型专业来的,造型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你的造型都不过关,那么老师凭什么收你呢?

根据经验,能考上美院的一般在平常的画室绘画水平在中上等或者上等。中上以下的水平,是几乎不可能能考上美院的。(扎心了)所以某些吊车尾还想考上美院的同学还需努力啊!

2.丰富的经验与扎实的基础

考场上瞬息万变,不在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考试的题目是什么,所以经验变得尤为重要。

打个比方,假如你平常都是练习散光角度的素描头像,但是考试那天你所在的角度不太好,而且外面的光线又打在了模特脸上形成了一个大逆光,那你临场是很容易慌乱的。

平常的积累重要,什么准备都要有。不可以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不喜欢画什么就不画了。比如你可以只需要固定下来一个风格,但是其他的各种题材你都得自已去尝试:你可以经常画半身像,但是头像也不能落下。

你要知道美院为了选拔人才,每年的考试题目都在不停的改变。去年可能还在考色彩静物的突然一下今年就考彩头了(西美改革的例子)速写一下子考默写,一下子考写生。你要有能够应对各种考题的能力。

但无论再其实也是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已,有人曾说过:你的绘画基本功决定你上美院的50%的可能性。基础够硬,咋考都不碍事。

你不能怪美院突然变题目,而且还是你从来都没有练过的类型。你的抱怨并不会得来别人的安慰,你没训练过不代表别人就没训练过,要多多反思自己是否重视基础。

3.文化成绩

美院考试有个好处,就是看你文化分数和绘画分数的综合分来录取你。

大多数美院基本都是400分以上的文化分数线,所以你高考最少要能达到这个分数。

给大家讲个例子。曾经有个学生,他考中国美院的时候,美术刚刚过线,按道理来说,这个刚刚踩线的分数,肯定会被刷下去,因为通常不会录取到他这儿。但这位美术生文化分数考了580分,生生的把综合分数提上来一大截。

4.强大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往往是最关像最重要的一点。最后是否能顺利考上美院的确得参考你的实力,但是是否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是最致命的。

在平常的练习中不会因为一次的打击就颓废,要更加主动的去找到问题然后不断解决,如果因为一次打击就因此颓废在集训中是最忌诸的。尤其是你还志在美院。

考试时什么清况都有可能发生,考场如战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很多画室老师那会在考试前教学生怎么去影响考场上的对手,我举几个例子。

色彩考试时大力甩笔,敲水桶,用噪音干扰考场上的学生,一边画一边与边上的人聊天,利用言语干扰别人,画素描时刻意的用很大的声音刷线条,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些其实都还是很一般的手段,有一些更加肮脏的手段都不知道要怎么去表述。总之在考场上什么样的人都会有。在考场上也需要懂得如何让自己稳定发挥。

还有就是监考老师,有些监考老师喜欢在考生的身后,这个时候心理素质比较弱的同学可能就会紧张,害怕。但是根本就没有必要,不用去管别人的目光。你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在你的画面上就行了。

有很多人是平常画的很好,但是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出来的,这一类人也许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强,考试的时候会紧张,一紧张就没平常画的好了。所以在平常一定要多锻炼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要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还有就是可能在考试的时候有一门没发挥好,一定不要失落,千万不能影响到下一场的考试。说不定你觉得没发挥好的反而分数更高呢。

当你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一颗强大的内心

美院也许就离你不远了

我们还为有志于考美院的同学收集了2021年九大美院校考真题供大家参考!

近年美院真题汇总

2021年美术学类专业

速写考题:课间说话的三个人

色彩考题:色彩静物写生

素描考题:

灰色台布,白菜,塑料袋,西红柿,玉米,洋葱,大葱,辣椒

/

2021年初试

招生专业:美术学与设计学类

考试科目:素描考试题目:人物头像

素描时间:2小时

初选真题如下:

1月13日上午场

1月13日下午场

1月14日上午场

1月14日下午场

1月15日上午场

1月15日下午场

复试

招生专业:美术学类、造型艺术类

色彩考题:

写生彩头,考生抽签选位置进行写生(模特为国美学生)。

时间:2.5小时

素描考题:

写生半身像,考生抽签选位置进行写生(模特为国美学生)。

时间:3小时

速写考题:

写生一个单人模特。

要求:需要把单人模特融入到考场写生场景中,考生自行构图。

时间:1小时

招生专业:设计艺术类,环境艺术

色彩考题:

黑白照片,暖色调大量水果组合

速写考题:

教室一角,两人以上带场景

设计创作考试题:

《创想2050年你的未来生活》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以及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环境变迁,都有其发展规律和不确定性,考生通过一系列修改(modification)或创新(innovation)实现从功能到结构上的超越,发挥你对未来发展的想象力和改变生活方方面面的创造力,进行逻辑分析与设计表现。

时间:2.5小时

招生专业:中国画

考试题目:《潮》

时间:2.5小时

2023年设计类(省内)

素描考题:

创意设计考题:

2023年造型类专业(省内)

素描考题:

色彩考题:

2023年设计类考题

创意设计考题:

色彩题目:

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题

素描考题:

速写考题:

由“人物写生”调整为“人物写生(表现由考场提供的图片张或相关资料所规定的内容)”,8开素描纸1张。

色彩考题:

2021年造型类考题(重庆考点)

造型素描:

贝尼尼女青年石膏像正面作品、画照片

造型色彩:

一个长颈瓶,一个红酒瓶,一杯牛奶,一个陶土盘上两个切开的芒果,一个白瓷盘上一块果酱土司面包,七颗草莓,一个火龙果,一个勺子和一把水果刀,黑白照片。

造型速写:

一件心动的艺术品,要求对艺术品进行着重刻画,并表现除该艺术品与你的关系。

2021年设计类考题(重庆考点)

设计素描:

根据提供的静物图片画一幅素描,图片内容为一把胶枪。

设计色彩:

根据提供的黑白照片做一副色彩画,图片中包括三罐广东凤尾鱼罐头(粤花牌),其中一罐盖子打开,三个小金桔,一把不锈钢叉子斜放在打开盖子的罐头沿上。

设计基础:

《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请紧扣主题进行联想,通过对生活相关场景的观察和感受,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具有特征性的图形、图像或符号,充分发挥联想进行主题创意和设计表达。

设计类考题( 郑州、长沙、兰州考点 )

设计素描考题:

设计色彩考题:

设计基础:

《防止土地沙漠化》

请紧扣主题进行联想,通过对生活相关场景的观察和感受,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具有特征性的图形、图像或符号,充分发挥联想进行主题创意和设计表达。

2021年初选考题

招生专业:绘画类、设计类、中英合作办学

1月25日考试科目:素描

考试题目:

考生手持玻璃杯或纸杯(任选一种),以此作为写生对象进行素描写生。

考试要求:

1、完成一只持杯的手部写生素描。

2、表现方法不限,要能体现考生对手部结构的理解和塑造能力。3、只能允许使用黑色铅笔、黑色炭笔

1月26日考试科目:素描

考试题目:

考生手持笔或筷子(任选一种),以此作为写生对象进行素描写生。

考试要求:

1、完成一只持笔或筷子的手部写生素描。

2、表现方法不限,要能体现考生对手部结构的理解和塑造能力。3、只能允许使用黑色铅笔、黑色炭笔

绘画设计类

速写题目:场景默写《晨练》

色彩考题:女青年

素描考题:

武汉考点

1月16日色彩考题

1月17日素描考题

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中国画、造型艺术、实验与科技、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初试校考考题

专业:中国画、造型艺术、实验与科技、文物保护与修复

科目:综合绘画

题目:春煦

癸卯之春,万物萌生,到了放飞的日子。冬去春来,春天是自然界四季变换的新生季节,唯有一代代人的记忆与感受不同。

从疫情走出,我们又重新走进新生活,日子有驻足,有目标,有希望,也有春光下的承诺。

春风和煦,静沐暖阳……

是,我们在春天了,没错!

要求:

1.人物与环境刻画,表现方法及构图方式不限。

2.人物组合不少于三人,人物姿态完整。

3.画面力求生动、丰富、完整。

4.考生可根据报考专业进行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书法学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书法创作

考题内容一:有木风我进关琼庆宝来水周田离火处摄看能构

要求:

1.20个不可连读的汉字,行书或草书体完成创作。

2.按考题内容次序全部书写,不可打乱字序。

3.尽量使用繁体字。

4.不落款盖印,不得出现考题内容以外的文字。

考题内容二: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

要求:

1.用正书体(楷、隶、篆任选一体)完成创作。

2.尽量使用繁体字。

3.不落款盖印,不得出现考题内容以外的文字。

科目:篆刻创作

题目:瑞雪

要求:1.任选朱文、白文创作。

2.将印拓贴于考试用纸中央。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造型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素描

题目:镜像中的你与考场

你现在所处的房间有两台手机,前后或左右正在对着你。请你将主机位的手机屏幕调整到能看见自己的角度(横屏、竖屏均可),开启后你看见了你和考场的空间发生了联系。

审视你在镜像中的样子,可选择画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并利用考场空间、物品等视觉信息建构一张有意味的画面,展现你的造型能力、组织能力和全局掌控能力,“尽精微,致广大”地画一张素描写生:《镜像中的你与考场》。

科目:色彩

题目:一双鞋

每一双鞋都有它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鞋是主人的陪伴者、经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它身上既有主人选择它时的天性光彩,又积满一路跟随主人走过的风华岁月。今天,在你踏上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之路的“新征程”上,它依然陪伴着你走进考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请你用色彩写生:一双鞋。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实验艺术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命题创作

题目:疯狂台球桌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到:三体人派出“智子”干扰人类的基础科学研究,导致世界各地的物理实验结果混乱,这进一步导致科学家们对普适的科学法则感到绝望而纷纷自杀,从而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发展。

书中写道:只要质量、位置、速度、动量等条件不变,台球的每一次撞击结果都应该一样,但如今出现了这么一张违反物理规律的疯狂的台球桌:

“想象另一种结果:第一次,白球将黑球撞入洞内;第二次,黑球走偏了;第三次,黑球飞上了天花板;第四次,黑球像一只受惊的麻雀在房间里乱飞,最后钻进了您的衣袋;第五次,黑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出,把台球桌沿撞出一个缺口,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就像阿西莫夫描写的那样。这时您怎么想?”

丁仪盯着汪淼,后者沉默许久才问:“这事真的发生了,是吗?”

请你展开想象,运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一件装置艺术作品《疯狂台球桌》。这件作品应能够让观众参与,用球杆击打台球,但表现出某些违反自然规律的奇异特点。

请用效果图、细部草图和2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提交这件作品的方案。

科目:美术鉴赏与思维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绘画基础

题目:默写全身或半身带手的男青年像

要求:构图完整,造型准确,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及个性特点。

科目:美术鉴赏

题目:

一、简述画家扬·凡·艾克并画出《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礼》小构图。(不少于200字,15分)

二、简述画家毕加索并画出《亚威农少女》小构图。(不少于200字,15分)

三、简述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或徐渭的《墨葡萄图》,并画出小构图。(二选一,不少于200字,15分)

四、简述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不少于200字,15分)

五、论述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不少于800字,40分)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造型基础

题目:认知接口

1.背景: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该组织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了名为《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的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利用超越地球边界,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都给教育带来重大影响。教育作为解决世界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支点,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期许,但它又需要回应关于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报告强调,教育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为我们带来新的可能性,增强了我们对话和行动的能力,但要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本身亟须转型。未来教育将以重塑人类的认知方式与智识结构为目标不断进化……

2.内容:

窗×镜×屏

窗:窗连接了切近的真实世界,窗是我们所处的内部空间与可触及的外部空间的“节点”。

镜:镜表现了真实世界的“倒影”,“我”与镜面的距离和“镜中之像”与镜面的距离相等。

屏:屏幕让远方的世界得以展示,屏中所见的是否真实,无法求证,屏中世界正独立于我们的认知之外,自成体系。

3.要求:

1.仔细阅读考题内容,理解后进行绘画表达。

2.绘画表现语言、技法、风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3.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内的文字阐释。

科目:设计基础

题目:虚拟化身

“元宇宙”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词汇,对众多行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进行联想,并给其取名为“灵境”。

随着虚拟社交、工业数字孪生、沉浸体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不断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要求:

1.仔细阅读考题内容,围绕“虚拟化身”展开设计,并体现对未来设计的想象与思辨。

2.绘画表现语言、技法、风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3.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内的文字阐释。

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建筑学专业初试校考考题

科目:造型基础

题目:静物非静物

以水果、花卉、手机、玩具、桌子、椅子为内容,自由组合一个富有情调的画面。

要求:

1. 以色彩表现。

2.与基础静物写生有所不同,在此强调了主观性的画面布局、空间构成以及色彩关系。

3.画面至少体现出以上提示内容中的3种类别。

科目:设计基础

题目:诗意的建构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构件。通过多根木料之间的榫卯、穿插、叠合,实现了层层出挑的飞檐,使建筑物显得更加优美、壮观。斗拱这一独特的构件,体现了结构力学与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

美国著名学者弗兰姆普敦认为,建构与结构、材料、技艺相关联,除了通常的结构作用之外,建构还能呈现一种结构的诗意,“这里所指的不是对结构的机械性能的展现,而是一种潜在的对结构的诗意呈现……一种制作和揭示的行为。”

要求:

请认真阅读以上两段话,分析其重点,结合个人的理解,用若干根方木棍相互搭建一个能体现“榫卯、穿插、叠合”特征的立体构筑物,并用不超过50字来描述“诗意的建构”。构筑物以透视图表现,表现形式为素描。

1.方木棍长度无要求,为抽象几何立体造型,材质应有适当表现。

2.构筑物中要有比例人作为尺度参考,考虑人在构筑物中的行为体验。

3.背景留白,不得出现要求以外的物品。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造型基础

题目:认知接口

1.背景: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该组织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了名为《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的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利用超越地球边界,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都给教育带来重大影响。教育作为解决世界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支点,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期许,但它又需要回应关于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报告强调,教育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为我们带来新的可能性,增强了我们对话和行动的能力,但要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本身亟须转型。未来教育将以重塑人类的认知方式与智识结构为目标不断进化……

2.内容:

窗×镜×屏

窗:窗连接了切近的真实世界,窗是我们所处的内部空间与可触及的外部空间的“节点”。

镜:镜表现了真实世界的“倒影”,“我”与镜面的距离和“镜中之像”与镜面的距离相等。

屏:屏幕让远方的世界得以展示,屏中所见的是否真实,无法求证,屏中世界正独立于我们的认知之外,自成体系。

3.要求:

1.仔细阅读考题内容,理解后进行绘画表达。

2.绘画表现语言、技法、风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3.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内的文字阐释。

科目:设计基础

题目:虚拟化身

“元宇宙”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词汇,对众多行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进行联想,并给其取名为“灵境”。

随着虚拟社交、工业数字孪生、沉浸体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不断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要求:

1.仔细阅读考题内容,围绕“虚拟化身”展开设计,并体现对未来设计的想象与思辨。

2.绘画表现语言、技法、风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3.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内的文字阐释。

专业:美术学

科目:美术鉴赏

一、美术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物”,也包括“人”。请举出你所认同的三位艺术“大师”,陈述你通过何种途径了解他(她)们以及他(她)们的艺术作品,他(她)们何以堪当“大师”之名?(60)

二、1919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在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上用铅笔加上胡子,将其命名为《L.H.O.O.Q.》。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杜尚的“创作”体现在哪里?

2.如果有人认为杜尚的作品不是“原创”而是“抄袭”,你是否同意他/她的看法?为什么?

3.你知道其他类似的“抄袭”作品吗?

4.如何评价此类作品在艺术史中的意义?(40分)

要求

1.两道考题均须独立成文,并分别设置题目;

2.形式不拘(论说文、解说词、对话体等均可);

3.试题不设标准答案,切忌陈词滥调,鼓励独抒己见;

4.不要在答题中透露任何有关考生的个人信息。

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艺术学理论、艺术与设计管理专业初试校考考题

科目:专业基础

题目:我的导览手册

一、背景

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览,展出时间为2023年1月17日——5月7日,展览展出了自欧洲文艺复兴到后印象派四百年艺术史名作。

二、内容

请根据你所学习的《美术鉴赏》教材,选取8件欧洲艺术史中的名家名作,以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为题,重新策划展览,并编写、设计观众导览手册。

三、要求

1. 用四开考试纸设计一个导览手册折页,开本和折法自定。

2. 导览手册上应有如下信息:

A.展览信息

B.导览前言,约400字

C.8件导览作品内容,包括每件作品的小构图、尽可能的作品信息(含作品名、作者、国别、创作年代、收藏地等),每件作品附100字作品说明

D.你认为导览手册上其他需要观众了解的信息

3.只能在试卷考生信息二维码面进行作答,反面有任何内容视为废卷。

4.考试结束后须展开卷面进行试卷展示并拍照交卷。

科目:综合素质考核

题目:我是导览员

要求:

根据你在“专业基础”考试中完成的展览策划和导览手册,向观众介绍这个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城市艺术设计专业复试考题

科目:设计基础

题目:透明

“透明性(Transparency)”,“共时性”,“互渗”,“交叠”……这些词汇在讨论当代美术与当代建筑中经常被视作同义……

根据字典的定义,透明的性质或状态既是一种物质条件——允许光或者空气透过,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本能,它来自于我们先天的需求,希望事情容易被感知,拥有无懈可击的证据,毫无摸棱两可之处。这样,作为形容词的“透明”,因此被赋予了纯粹物理学的意义。

莫霍里?纳吉曾说:“形式的交叠超越了时空限定。它们将不起眼的个别事物转化为充满意义的综合……交叠的透明也常常暗示着上下文的透明性,揭示了事物中曾经被忽略的结构特征。”

透明性既可能是一种物质的本来属性,例如玻璃幕墙(物理透明);它也可能是一种组织关系的本来属性(现象透明)。

吉迪恩(Giedion)在对包豪斯建筑和毕加索的《阿莱城的姑娘》所进行的比较中指出:悬置在空中的平面和彼此交叠的关系,就好像在当代绘画中所见到的那样。

要求:

1.以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为基本元素构成画面,以色彩的形式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表现你对“透明”的理解。至少使用五种以上的颜色进行表达。

2.画面中请加入“透明性(Transparency)”的中英文字体,并对字体进行解构与设计;

3.绘画工具与表现形式不限。

科目:命题设计

题目:未来出行

2015年,联合国首次发布了关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的评估报告,题为《未来就是现在: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实现2030年议程需要更紧凑、更高效的城市,配备优质的公共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

2021年10月14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我们仍需要对未来可持续交通发展进行不断的思考,同时对未来可持续交通体系等领域的技术和装备进行不断研究,并关注场景体验,聚焦愿景描绘。

要求:

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完成画面。画面中可以加入2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工具使用与表达方式不限。

A.以“未来出行”为题目设计一件交通工具或一个交通设施,画出它的效果图,必要的侧立面图或分析图;

B.用电影分镜头(4-6个画面)的形式描绘一组“未来出行”的过程;

C.描绘一个以“未来出行”为主题的城市场景。画面中至少出现一种以上的交通方式。

2021年色彩考题:《秋天的风景》

2021年素描考题:《静夜思》

时间:3 小时

工具:黑色铅笔或炭笔

满分:250 分

要求:

1. 以唐诗《静夜思》中表达的意境创作一幅素描作品

2.需符合题意,画面中不允许出现人物,注意画面情景及意境的表达

3.写实画法,造型准确,构图完整,结构严谨,刻画深入,空间感强

4.画在试卷纸正面,横竖构图不限

5.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画面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1年速写考题:《斑马线上的行人》

声明:图文素材源自网络,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立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 空炮的意思
下一篇: 䋹的意思,䋹的解释,䋹的拼音,䋹的部首

相关文章

新旗舰的宣言
为什么长笛那么贵
菲诗小铺水乳的使用效果怎么样
口袋妖怪日月如何钓鱼
一文读懂企业内部wiki:含义、作用、如何搭建
以专业铸就品质 贰仁品牌与平台一起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