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百刻」的意思

《中醫詞典》解釋「百刻」的意思

百刻

百刻為中國古代之計時方法,起源於以漏壺為工具測定時間。古人將一晝夜分為百刻,每刻相當於現代14.4分鐘。此計時法不僅用於日常生活,更深植於中醫理論,與人體氣血運行、經脈流注密切相關。

據《靈樞·五十營》記載:「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意指人體經脈氣血在一晝夜中循環五十周,而漏壺滴水百刻即為一完整周期。此說法反映古人將時間節律與生理活動相結合,認為人體氣血隨天時而動,呈現週期性變化。

在中醫理論中,百刻制亦與「營衛之行」相關。《黃帝內經》提及,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各二十五度,合為五十度,對應百刻之半。營氣則循經脈而行,一晝夜運行五十周,每周對應兩刻,進一步體現時間與經氣運行之規律。

此外,百刻制與十二時辰並用,後世雖逐漸以十二時辰為主,但百刻仍在針灸子午流注等學說中保有影響。子午流注強調氣血按時注入特定經穴,其理論基礎部分源自百刻劃分,進一步彰顯中醫「天人相應」之核心思想。

總言之,百刻不僅為古代計時工具,更為中醫闡釋人體與自然同步之重要依據,展現傳統醫學對時空與生命關聯之深刻洞察。

上一篇: 【国樽律所】迅雷资源违规处理指南:合法下载与风险防范
下一篇: 龙什么虎什么成语(44个)

相关文章

网络机顶盒
步进电机扭矩测量方法与步进电机扭矩测试仪的选择
书画联盟丨工笔画《水仙鹡鸰图》绘画步骤
奔腾加湿器加水的正确方法
王者荣耀露娜和李白哪个好 露娜李白对比分析
明慧彙編:高蓉蓉被電擊毀容、迫害致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