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阅图籍﹑图画等。
相关:
披沥 - 犹披肝沥胆。竭诚相见:披沥丹愚,谅非矫饰。
披猖 - 1.亦作"披昌"。猖獗,猖狂。 2.溃散;失意;狼狈。 3.飞扬。
披翫 - 见"披玩"。
插图 - 也称“插画”。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片(包括影印的文字资料)。用以补充说明文字的内容或增加文字的感染力。附于文字内容中的表格,称为“插表”。同正文分开,单独印刷而插附于书刊中的图片、表格等的书页,称为“插页”。
秘图 - 神秘的图谶。
緑图 - 即箓图。颇似汉之谶纬书。盖预言人世祸福之书。
缃图 - 指书卷图籍。
衔图 - 1.《春秋合诚图》:"黄帝游玄扈雒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凰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又《尚书中候握河纪》:"尧即政七十年仲月甲日至于稷,沈璧于河,青云起,回风摇落,龙衔马图,赤文緑色,自河而出,临坛而止,吐甲回遰。甲似龟,广九尺,有文,言虞﹑夏﹑商﹑周﹑秦﹑汉之事,帝乃写其文藏之东序。"后以"衔图"为仁君在位之典。 2.衔环图报。
远图 - 深远的谋划。
鹏图 - 比喻远大的志向:鹏图仍矫翼,熊轼且移轮。
详解
词语解释:披图拼音:pī tú基本含义:披图一词主要指的是展阅图籍、图画等。它来源于古代文献,如《后汉书·卢植传》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等。详细解释:1. 来源: - 《后汉书·卢植传》中提到“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这里的“披图”指的是查看图籍、案牒,以明确宗族的辈分和次序。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披图书而敷其事”的描述,则进一步解释了“披图”的含义,即展开、敷陈图画,以详细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细节。2. 使用场景: - 披图这一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对图籍、图画的查阅和研究,以及用图画来详细阐述事物的情况。 -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披图”一词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献、艺术史或文化史等领域时,仍会涉及到这一词汇。3. 成语结构: - 披图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披”作为动词,表示展开、敷陈的动作;“图”作为宾语,表示图画或图籍等对象。归纳:披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指的是展阅图籍、图画等,用于详细阐述事物的情况。它来源于古代文献,并在文学、历史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不频繁,但在特定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